【学术论文】论史诗性宏大主题创作的意义 ——刘宇一大师艺术之我见
作者:谭云川
我们时常看见艺术市场上高价的拍卖品层出不穷,人们往往为梵高的向日葵,毕加索的抽象画动辄几亿的天价而惊叹不已。误以为艺术的天花板就是这些高价的艺术作品。而实际上我要指出那些人类历史上大师巨匠的鸿篇巨制才是真正艺术的巅峰,这样的作品不仅无法用金钱衡量,甚至可以撑起一个民族的精神脊梁,成为人类历史上不朽的丰碑。就如同米开朗基罗的《西斯廷礼拜堂》,拉斐尔的《雅典学派》,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样的作品开创了文艺复兴伟大的时代,成为一个文明的精神家园。又如同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查波罗什人复信土耳其苏丹》,用深厚的情感谱写了俄罗斯浑雄,沉痛的民族情感。再如我国被誉为同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大师的作品《良宵》,被永久陈列在毛主席纪念馆,见证并记录了开国元勋和人民欢聚一堂的高光时刻,折射了中华民族当家做主的伟大转变,是民族踏上复兴之路的心灵图腾。
上述的史诗性鸿篇巨构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力量的基石,不仅振奋人心,凝聚人心,最终孕育思想,启迪思潮,成为一座文化和历史的丰碑。这样的艺术品是艺术史上的奇迹,是人类力量和勇气的源泉,用任何数量的金钱也无法换取,因为这些无价之宝都赋予了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内涵。
自古以来绘画艺术的重要作用就是记录和再现历史,把人类历史文化长河中某些特定时空中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而身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建设时期的艺术家,有着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应当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创造导向,把艺术的追求融入到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积极讴歌时代的进步和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
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为另一位大师刘宇一先生题词“一管擎天笔,千秋动地歌”堪称佳话。刘宇一大师少年励志绘民族史诗,写当代风流,矢志不渝70载,以时代变迁为经,以中华民族史为纬,用绚烂的色彩描绘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壮美诗篇。创作出如《良宵》《开国盛典》《伟业千秋》《初春》等几十幅扛鼎之作,成列在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殿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师在4000平米的巨型画布上绘制出我党百年来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文化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壮举和最伟大的艺术作品。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和文化奇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工作着力点,明确指出了文艺工作和文艺工作者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出作品,出精品。
一个伟大时代需要伟大的作品,一个伟大时代也必然产生伟大作品。欧洲的文艺复兴如此,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亦是如此。刘宇一大师把讴歌时代,引领时代作为自己的使命。讴歌时代,尽情歌颂时代最为美好的事物,引领时代,更是站在时代的最前列,代表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方向,弘扬对当今时代有教益的思想和成果,不断地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伟大作品。刘宇一大师说“中国是个大国,中华民族是个大族,我们要创作出与这个大国,大族相称的大画,弘扬中华古代文明和当代的振兴繁荣,讴歌民族的魂与魄,才能无愧于祖先和无愧于这个时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一个民族的魂魄正是这个民族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源力,而刘宇一大师就是用史诗性巨构筑梦铸魂的大艺术家。他广阔而深邃的伟大心灵值得后人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