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9812室

电话:010-58803986

邮编:100875

宇一艺术研究院

研究院新闻
  • 首页 >
  • 新闻资讯 >
  • 研究院新闻
  • 献给毛主席的礼物——BRTV《记忆》栏目邀请刘宇一教授讲述《良宵》故事

献给毛主席的礼物——BRTV《记忆》栏目邀请刘宇一教授讲述《良宵》故事


     2023年9月7日,由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记忆》栏目推出的纪念毛泽东同志专题访谈节目播出。栏目组特此邀请了《良宵》(现陈列于毛主席纪念堂)的创作者、我院院长刘宇一教授与《革命摇篮井冈山》(现成陈列毛主席纪念堂)创作者李可染的小儿子李庚、毛主席曾经的生活管理员吴连登做客访谈室,共同缅怀毛主席。

a78b5553836664e189559dad41263c1.jpg3a5b6efdf29859695d3009b1ce93e37.jpg


     在节目中,刘宇一教授讲述了《良宵》背后的创作故事。《良宵》是刘宇一教授“共和国史诗式巨构”系列的代表作,也是他主题性油画创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79年,《良宵》第一稿完成了,当时的中央美院院长江丰先生看了此幅作品之后,除了为刘宇一教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个人画展之外,还推荐《良宵》入藏国家级殿堂。1984年,刘宇一教授画了《良宵》第二稿,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亲自审定并推荐给人民大会堂,后来辗转为毛主席纪念堂收藏。

a51e0039bcae7a98ba613fe059d97bd.jpg4953ca0371d9f4851f899a66069e9cc.jpg

     《良宵》的创作过程艰辛而曲折,刘宇一教授在创作这幅作品面临了不少现实困难。当时可参考的资料十分匮乏,没法去找画中领导人物的照片;而当时的刘宇一教授已正在广西人民出版社当美编,微薄的工资除去养家糊口所剩无几,连绘画材料都难以购买,甚至把家里的旧床单涂上胶当画布,后来是刘宇一教授的妻子刘李瑞眉女士提议,找到桂林国宾馆经理帮忙出资提供画布和颜料,如此这幅作品才能顺利完成。《良宵》一作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经典,除了刘宇一教授对党和祖国的一腔热血与作为艺术家的创作才华之外,更少不了夫人的支持,在节目中,刘李瑞眉女士谈及《良宵》的创作过往,也是热泪盈眶

29d740da1315a69cb5e68ba251de254.jpg325c99c613b1e538120e5258b510c8b.jpg4822de29636329dccb6ba4ec5339f69.jpg

   

     刘宇一教授表示: “我是共和国的‘乳汁’哺育起来的,我学生时代求学的费用都是国家给的,对此我一直很感激。“在《良宵》这幅作品中,不仅仅展现了新中国的安定祥和,也体现出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歌颂,对劳动人民的热爱,更体现了他对祖国精心培养的感激,以及对于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群众共同开创新中国的壮举的敬佩。


微信扫一扫
关注官方公众号